邢台学院学报

期刊导读

走转改:让记者接地气 给新闻添活力——以《邢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7

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作为党报记者,走转改就要到最基层的地方,到最偏远的地方,把党报的可亲形象带给寻常百姓,听百姓之声、解基层之困的同时,释新闻之惑。

身入基层:听百姓之声

在采访报道中,河北邢台日报社记者坚持以基层一线作为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真正沉下心去“接地气”,坚持不懈挖掘基层中蕴藏的“新闻富矿”。

2016年9月2日,邢台日报社50多名编辑记者在总编辑带领下,冒雨驱车57公里到岗底走基层,在岗底建立起第一个新闻采访基地。他们住在农家,吃在农家,和农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与群众聚在一块搞联欢,问冷暖、问生产、问困难、问打算。

当时,“富岗”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村里想召开一个座谈会,由果农讨论品牌保护。一个农民的会议,却引起了正在走基层记者的注意。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个农民的会议。

会上说到“三鹿”、“双汇”这些曾经的中国驰名商标,从无形资产上百个亿,一夜之间化成泡影。提到的“昌黎假葡萄酒”事件,使30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关停,能保留下来的企业不足5家。该事件影响河北整个葡萄种植产业,而靠种葡萄致富的果农更是深受其害。如何保护品牌?岗底人相当清醒和理智。他们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要把“富岗”这个品牌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好品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产品质量。

这不正是一篇深刻反映品牌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好文章吗?于是,笔者很快采写了《岗底果农议品牌》一稿在《邢台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作品刊登后,引起强调反响。这篇作品老百姓爱看、爱听,岗底村的喇叭把这条新闻连播了3天。

身入基层,“接地气”、听民声,才会写出热气腾腾的新闻精品。作品由此荣获河北省“走转改”优秀作品大家评文字作品一等奖。

情入基层:解基层之困

感情有多深,落笔有多重;融入有多深,作品才有多厚。带着感情下基层,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

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当年邢台市委、市政府的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在全市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一工作的宣传报道任务由笔者所在经济新闻部负责。除一般的例行报道外,解决基层干部群众整治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成为我们宣传报道的重点。为此,我们策划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系列报道。

为做好新闻报道,笔者带领同志们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倾听基层干部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在“走转改”过程中,笔者发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寻找典型、找准出路,连续推出报道《农村垃圾路在哪里?》《美丽乡村“绿”从何来》《传统旱厕如何变样》,为基层干部群众开拓了眼界、打开了思路。

心入基层:释新闻之惑

要“身”入,更要“心”入。以前,一些记者习惯了“秀才不出门,报道天下事”。但用这种方式采写出来的稿件,往往“千篇一律”,不生动、不感人。尤其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笔者,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如何把经济新闻从枯燥、乏味中解脱出来,变得通俗易懂,笔者在“走转改”活动中找到了答案,解开了困惑。

结合邢台市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我们策划了《转型升级看产业》系列报道。与以往经济报道不同,该报道以下基层形式采写,通过记者所见、所闻的亲身感受,反映企业、产业的转型过程中,解剖邢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报道中,我们进企业、下车间,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熟悉产品的制作流程,解读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的脱胎换骨。报道历经3个月,发稿44篇5万余字,对邢台市11个战略新兴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进行了纵深式解析报道。报道受到许多行业专家、企业家的高度肯定。这一系列报道被编印成册,成为经济界人士学习的范本。

接地气,添灵气。“轧辊——钢材的‘擀面杖’。”“光伏如何踏上光明路?”“玻璃如何告别薄利?”等这些生动的语言,都是从“走转改”中获得的灵感。一些媒体前辈这样评价,这一系列报道一改过去经济新闻报道的诟病,让人眼前一亮。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对全市重点产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更为重要的是语言不呆板、不沉闷、不死气,活灵活现,读起来感到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离地越近,看天越远!”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新闻记者,只有走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看得更深、思得更远,才能“融情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