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学院学报》
邢台地震(1966 年)发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多学科、多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屡屡出现。其中,口述史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在邢台地震问题的研究上展现出文献档案无法替代的独特学术价值。由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特征,震前征兆和临震现象很难被迅速捕捉并记录下来,加之邢台地震发生在“文革”序幕阶段,很多文献资料难以妥善保存,甚至根本没有来得及记录,因此,口述资料成为获取此类信息的重要渠道,能有效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给研究带来的缺陷,在了解地震前兆、准确评估灾情、提高救助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邢台地震口述史概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厘清邢台地震发生的原因、波及的范围,了解灾害程度和扩展趋势,受灾地区绝大多数的农村公社、生产队和城镇街道、企业认真进行社会调查并组织填报了地震调查表。这些调查采访记录不仅为当时了解受灾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还为后世研究邢台地震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20 世纪80 年代邢台地震口述史的起步。
20 世纪80 年代初,邢台地震口述史开始起步,主要表现为口述资料的分类整理和归档保存。
在国家政策的倡导和支持下,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地震指挥部和邢台市档案馆对累档多年的邢台地震档案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归档保存。档案内容涉及周总理赴灾区视察情况、各级部门的请示批复、工作报告、通知简报、先进事迹汇报及全国各地捐赠物资明细和分配明细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大量亲历者的口述资料和工作人员汇报转述资料等,内容涉及灾害程度、灾民心理变化、物资发放、灾后住房建设和分配等多个方面。今天看来,这些资料给后人留下了关于这场灾难的详细信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诸多颇具参考价值的一手史料。
20 世纪90 年代,邢台地震口述史工作进展较快。
一方面,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由亲历者撰写的邢台地震回忆录。例如,胡朋的《我最难忘的事——在邢台震区见到周恩来总理》、周家鼎的《回忆周恩来总理两次视察河北邢台地震灾区》、谭长江的《周总理要我办的一件事》及和平的《地震时的交通警——周恩来轶事》。
另一方面,一些邢台地震研究专著中,口述史也占据了一定篇幅。例如,林乐志主编的我国第一部以一个地震为研究对象的地震社会学专著《邢台地震对策及其社会学研究》[1](P1),汇编了23 篇地震亲历者回忆录,内容涉及灾情、社会治安、医疗卫生和灾民心理等方面,在研究地震的经济损失、地震对策的投入产出以及社会心理学问题方面史料价值较高。
20 世纪90 年代,邢台地震口述史发展迅速,为研究者了解党和国家的抗震救灾历程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细节。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成果多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考察抗震救灾的制度安排,涉及社会基层人员行为和心理内容的作品较少。
2000 年以来,邢台地震口述史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其进展主要体现在采集范围的扩大、视角的转换和口述史展现形式的多样化。
首先,受访对象来源愈加广泛,不仅有政府工作人员、记者等对党和国家抗震工作的回忆,如柴天禄的《难忘的一天——回忆45 年前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北邢台地震灾区》,王焕今、康庭梓的《驾机随同周总理视察邢台地震灾情》,也有地震科考工作者或军人讲述的地震期间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如科学家陈涤明的《赴邢台地震灾区工作的回忆》,以及抢险军人何留才的《邢台地震抢险记》等。
其次,视角有所转换。2018 年《邢台地震与抗震救灾亲历记》[2](P3)一书出版,该书收录了167 位地震亲历者的口述资料,有效扩充了邢台地震的史料内容,助益了邢台地震的科学研究。书中展现的历史视角和包含的丰富历史信息,有利于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微观层面了解抗震救灾机制的具体运行状况和受灾群众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可为工程技术科学工作者提供更加充分的地震前兆和地震过程资料。
最后,这一时期,一批历史纪实类节目兴起,成为再现历史、探讨历史的新方式。目前,以邢台地震为主题的节目共有以下两个。一是由凤凰卫视制作并于2010年8 月播出的《中国记忆——邢台地震》。该节目以人本叙事方式为主,通过地震亲历者胡宝海的讲述,辅之以主持人的解说,再现了邢台地震期间的人物故事及其所展现的抗震精神。二是由中央电视台历史频道制作并于2012 年3 月播出的《见证》节目,专题为“1966——邢台地震”。该节目由主持人解说,并结合图像,完整清晰地陈述了邢台地震的过程。